技艺 @河森堡: 我有时情绪起来就会有唯心的念头,比如说我认为人和人之间有缘份,人和技艺之间也有缘份,缘分尽了,对技艺的追求也就画上句号了。 这两日去俱乐部举办的摔跤比赛旁观,看到几位多年不见的师兄弟,我就问:“还练着呢吗?” 一个师弟就摆摆手笑了:“停了几年了。” 我问怎么了,师弟说之前一直练的挺勤,功夫也到一定水平了……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20-01-04) 0个赞
理论与感悟 @河森堡: 网上经常看到大家争论,就一个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最后说到脸红脖子粗,要是见面恨不得动手。 这让我想起原来泡格斗论坛的岁月,练武这事很直白很简单,俩网友观点不同,约着打一场就好了,谁赢了谁就有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是讨论社会问题的时候就没那么简单了,一大群人出来表达观点,彼此无法……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20-01-04) 0个赞
名人名言 @河森堡: 我原来高中写议论文的时候就老觉得奇怪,有些同学在论证的时候经常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什么“孔子有云…”、“鲁迅说过…”,“胡适曾经认为…”、“爱迪生说过这样的话…”,用意很明显,那就是这些名人的观点和我一样,于是我的观点就是对的。 然而,这不合逻辑啊̷……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20-01-04) 2个赞
物理到历史的过渡 @河森堡: 我一直有个偏见,那就是人类的知识在复杂程度上有一个从物理到历史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理论和经验的可靠程度是此消彼长的。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底层,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不断地追溯,最后都会进入物理的领域,物理理论非常可靠,在实践中很难看到理论之外的情况出现,同时理论也能精准地预测未来,在物理领域里,理论占据绝对……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20-01-04) 0个赞
正确归因是门技术活 @河森堡: 我属于那种过于自省的人,有时候在单位和同事打招呼对方没理我,我都得回去翻微信对话记录,看看是不是我措辞不妥让人家不高兴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对方没戴眼镜。空旷的大街上开车,并道时打转向灯晚了点,我回家睡觉前都得嘱咐自己:“以后可别再这样了”。 这样累不累?有时候很累,但有时候也能帮人缓解一些精神压力,关键看人……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20-01-04) 0个赞
油腻 @河森堡: 我摸索出一个说话方式,可以让自己在饭桌上显得特别浮夸油腻,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当饭桌上大家谈及某个公众人物时,你要先举手示意停止,假装思考两秒,然后做恍然大悟状,拍脑门笑说:“噢!嗨!XX啊!我还说谁呢!我当年……” 然后编一段和那名人私下场合的故事,显的关系近,还没法求证。 如果这个……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20-01-04) 0个赞
通词膨胀现象 @杲大了:: 通词膨胀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很多形容词(比如“炸裂”)、名词(比如“女神”)上,大家很容易观察到。 @三日杀手: 什么「慢就业」、「负增长」等等,都是通词膨胀的代表作。 @姚广孝: 财经类和科技类的自媒体对这种“自造新词”、“滥用热词”、“通词膨胀”的风气形成起了很坏的作用。 @maqq……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2-28) 1个赞
平安夜 文:谈吐TIMETO ——————– 平安夜是我最爱的西方节日,没有之一。 原因其实也差不多就那么些内容,初恋女朋友喜欢。 那一年她16岁,我大她两岁多点。她长得一张深田恭子模样的脸,睫毛长到令人不可思议。因为五官好看,经常有女生尾随……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2-26) 1个赞
真实的世界 文:@阑夕 瑞典的环保童星Greta Thunberg在德国火车上坐在堆放行李箱的过道里摆拍这件事情的发展脉络很有有意思。 身在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快速崛起的国家,中文互联网的主流舆情通常都不怎么瞧得上西方陈旧不堪的公共服务,然而这次一反常态的盛赞德国铁路对小姑娘的「回怼」——「你有一等座的票,享受了我们提供的周到待……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2-17) 1个赞
筶 @和菜头: 方言的趣味在于追溯源头,由此了解文化和历史。四川话里把去哪里尝试一下,叫做gào,新开一家商场,新开一家火锅,不如大家去gào一哈。很容易写成“搞一下”,但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它的味道。因为这个字应该是:筶,gào。竹字头意思是用弯曲的竹根,从中间破开成两片。告的意思,是在神前把竹根扔在地上,以此占卜。筶,就是……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2-01) 0个赞
治疗学 @李清晨: 现代医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不是像有些短视的人认为的那样只有治疗这一部分,治疗仅仅是现代医学大厦地面以上的部分,这个大厦地基有多深,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我们以心脏为例,从盖伦的潮汐学说,到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中间历经了1500多年,也就是说这个错误的观念指导西方医生的治疗一千多年西医们都没有发现哪不对劲。 ……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2-01) 0个赞
知识诅咒 文:刘大可先生 即便知道了知识诅咒这件事,也很难意识到这件事会以怎样刁钻的角度出现。 比如,有一次给朋友的设计公司讲讲生物的形态,必然地谈到了进化,竟然听到一大片这样困惑的声音: “进化论不是被推翻了吗?” 我当时就七窍生烟,直接问他:“谁告诉你的?” 原以为会得到一个神创论负隅顽抗的回答,然而令我吃惊的是,他们的答案……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2-01) 0个赞
上网如修行 @和菜头: 上网如修行。早年间网络是个低级单机版本,上面都是一个一个的人。对掐、约架,对面也是一个真实的人。那时候扰乱你的判断,无非也就是注册几个马甲,轮流上来刷你,让你误以为触犯“众怒”。所以,那个时候的修行相对简单,现实和网络分得很清楚,修行就是练功夫,一边练一边打就好。 如今网络升级了,是个大型网游。你也不知道自……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1-30) 0个赞
郡县制的感情 @升值计: 设若一个县太爷失了官印,被一个农夫拾到,通知县太爷取了官印。旁若无人,只有两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那么问题来了?县太爷应该怎么对待这个品行高尚的农夫? 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奖赏,但是奖赏之后,农夫会四处宣扬,县太爷丢失官印是重罪,这县太爷也就当不成了。 所以,郡县制下县太爷应该怎么做?县太爷应该杀掉农夫。当然……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1-30) 0个赞
重新定位: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 @戴建业微博: 没有必要将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拿来比较,更没有必要由此而自怨自艾。对于那些既有才华又有雄心的青年来说,掌握英语绝对十分必要。哪怕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史哲研究,一个21世纪的学者要是只能阅读汉语,那将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不过,假如说今天大学语文教学很糟,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更糟。一个青年从小学到大学学了一二十年英……继续阅读 » 书生 6年前 (2019-11-27) 1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