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分类:文章

人的魅力

@河森堡: 一个观察,人的魅力其实分两个层面,即生物层面和文化层面,网上有很多人把注意力过于放在文化层面了,依我看,这可能搞错了重点。 现在,你要是关注一些相亲信息,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格式,比如这人户口所在地在哪,哪个学校毕业的,什么学历,在哪工作,收入多少,福利如何,诸如此类吧,似乎这些是寻找伴侣的硬指标,而这些指标越……继续阅读 »

书生 3天前 0个赞

仙侠

@这个杀手不沙雕: 今天跟一个宝贝深聊了很久,关于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仙侠,不论是文学作品也好,影视作品也好,都逐渐失去了行侠仗义的“侠”,只剩下了高高在上的“神”。 最近发现现在的仙侠剧本基本都是封建复辟了,只有贵族阶层的仙,而没有凡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侠。以前写文的时候查过一些传统的本土神仙体系,发现无论道教体系还是佛教……继续阅读 »

书生 3周前 (05-12) 1个赞

港商

@啊熊姨: 「港商」这个形象,好像变成了审查制下电视剧的新出口: 《漫长的季节》里,港商卢总侵吞有资产,在破坏小城道德水准的维多利亚娱乐城夜夜笙歌,最后强奸女主。是一个百分百的「恶」的代言人,他是第一个被杀死的人。 在《狂飙》里,港商蒋天是主角的镜像,他杀警察、杀大嫂,掠夺小城房地产开发资源。一个反转是,主角从香港找来……继续阅读 »

书生 3周前 (05-12) 0个赞

诱导者

@ppBEARintheRye: 上周看了系里一个教授的一篇论文,主要讲technology如何影响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的互动。他们观察的是在大学里的英语课,他们发现老师在讲一个词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同时在手机或是电脑上同时查这个词的释义。也就是说: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早已不会满足于「老师」这一个信息来源渠道了。当然,很……继续阅读 »

书生 3周前 (05-12) 1个赞

永恒

@病鹤斋: 我们被教育“永恒”才是最好的,一生一世的爱情厮守,世代不灭的财富,不衰朽的盛名,一辈子一万年。这让很多人误以为,只有保质期长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美好,一个不会丢饭碗的永恒岗位,一个不会背弃婚姻的无趣但安全伴侣,一个不需要冒险但能继续往下走的人生。我们总是试图寻找那种永恒,而忽略那些断层的东西。 我们抱着半路夭折……继续阅读 »

书生 3周前 (05-12) 0个赞

语言贫瘠化

@燃烧的雾港水手: 我非常讨厌防控服里的人被叫大白,玩偶里的人被叫内胆,结婚的女人被叫婚 lv。现在也同样拒绝一部宏大叙事的电影被叫小x球,电影频道被叫六公主,还有央爸央妈之类的称呼。这里总是擅长把物拟作有情感的人,又把活生生的人视作畜生。这是政治娱乐化,娱乐政治化的结果。还有“风暴绝绝子”,“小姐姐一枚呀”等萌化低龄……继续阅读 »

书生 4个月前 (02-12) 5个赞

茧房

@阑夕: 看到一场很有意思的争论,始于有人发现自己的女朋友一直在把易烊千玺的微博私信当作树洞持续每月记录经期,他怒不可遏的把这事投稿到一个微博大号,以期来次荡妇审判,没想到高赞评论区都在指责他小题大做,2023年了还在搞月经羞耻那套东西。 当然,当这条微博的评论区被搬到B站去了之后,画风又是截然不同的,B站的弹幕纷纷表……继续阅读 »

书生 4个月前 (02-05) 1个赞

两类

@知书少年果麦麦: 查了一上午资料,终于搞清楚问题家庭的两类小孩模式: 「替罪羊」(scapegoat)和「黄金孩子」(golden child)。 顾名思义,替罪羊们常常被当作家庭的出气筒角色。如果他们站出来为自己辩解,就会遭受嘲笑或严厉的惩罚。 另外,大人从不道歉,不承认自己的行为,甚至会说,「难道你不该打/不该骂……继续阅读 »

书生 4个月前 (01-15) 2个赞

口嗨

@阑夕: 说来有趣,便利店员工冒充北卡博士的一段插曲,是有大V给出了和他私聊的截图,表示对方极尽专业之所能似乎无所不知,自己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以致于翻车之后还在怀疑人生。 聊天记录我也看了,说实话并不比ChatGPT写出来的更好,几乎都是百度出来的零碎片段,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大V先入为主的把对方认定为专家,一口一个「您」……继续阅读 »

书生 5个月前 (12-31) 2个赞

殷商

@河森堡: 在中国所有的王朝中,我最痴迷殷商,并不是因为其多美好,而是因为这个王朝里里外外透着一股邪性。 中国诸多王朝的气质各有不同,比如,两宋文物往往精致可爱,隋唐文物彰显恢弘大气,秦汉文物多显古朴浑厚,然而,殷商文物则透着股狰狞恐怖,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股狞厉,什么猛虎食人纹啊,什么蒸人头的甗啊,什么碎尸用的……继续阅读 »

书生 5个月前 (12-17) 2个赞

虚无

@河森堡: 虚无会极大地透支人的心力,想要应对虚无,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作。 最近读了本书,《毫无意义的工作》,作者是位人类学家,名叫大卫·格雷伯,此书可谓嬉笑怒骂,用阴损讽刺的手法阐述了当下社会的一个巨大问题,即很多人正被自己的狗屁工作折磨,进而陷入虚无,久久不得解脱。 需要指出的是,狗屁工作并不是指那些辛苦,不……继续阅读 »

书生 5个月前 (12-17) 1个赞

得分

@刘大可先生: 上了这么多年的网,你是终止谣言的智者,还是传播谣言的帮凶? 面对泥沙俱下的信息,你是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还是良莠不分、身受其害? 下面有50个观点,你不妨一个个地读下去,一边读,一边计个数: 如果觉得某一个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傻瓜才信,就累计0分, 如果觉得某一个观点和你的想法一致,或者觉得它很有道理……继续阅读 »

书生 6个月前 (11-20) 2个赞

失望

@杨媛就是yangdollar: 这几天看了大概两三遍十三邀第四季人类学家项飙那期,我挺喜欢这期对话的内容和节奏的,所以听了大概三遍。 有一句话比较有趣,项飆说,“人类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让你失望,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跟很多大的理论也能连在一起,但你要一问现实的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但那个落空感觉很……继续阅读 »

书生 6个月前 (11-20) 2个赞

中文量子化

@河森堡: 就我观察,互联网上的中文正在加速量子化,而这将进一步折损中文的价值。 所谓的“量子化”来自我去年的一次调侃,当时,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现在的小伙子穿时尚潮牌已经不能得到姑娘们的青睐了,眼下流行的是厅局风,就是年轻小伙得穿得板正严肃,跟机关里的厅局级干部似的,这样好,一看就是公务员编制,姑娘和这样的人婚……继续阅读 »

书生 6个月前 (11-20) 1个赞

暴风雨

@河森堡: 我观察了一些人的经历后,总结出两个消息,坏消息是,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都会至少经历一段艰难的逆境,想顺风顺水地过一生概率很低,好消息是,如果逆境袭来时人没怂没放弃,咬牙硬扛过去,人就会脱胎换骨,迎来一次巨大的成长。 知乎上有个答主叫“皇城根奶爸”,说了自己多年前的一段经历,他高中时荒废学业,高考无望,父母对……继续阅读 »

书生 7个月前 (11-14) 3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