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文:老舍 英美的小资产阶级,到夏天若不避暑,是件很丢人的事。于是,避暑差不多成为离家几天的意思,暑避了与否倒不在话下。城里的人到海边去,乡下人上城里来;城里若是热,乡下人干吗来?若是不热,城里的人为何不老老实实的在家里歇着?这就难说了。再看海边吧,各样杂耍,似赶集开店一般,男女老幼,闹闹吵吵,比在家中还累得慌。原来暑本……继续阅读 » 书生 2周前 (07-26) 2个赞
那晚的月光 文:白先勇 台大物理系毕业考最后一科是理论物理。题目繁而难,延长两小时还没有考完。天暗了,教室里开上了灯,李飞云最后一个交卷。克洛教授在他面前踱来踱去,李飞云觉得头有点发晕,他抬起眼,发觉克洛教授正在看他,克洛教授的眼镜反射出金光来,他感到一阵眼花,慌忙站起来,把卷子递给克洛教授。最后一大题,他一个字也没写,那一题占三……继续阅读 » 书生 2周前 (07-26) 1个赞
我的母亲 文:丰子恺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继续阅读 » 书生 2周前 (07-26) 1个赞
为什么没有音乐 文:余华 我的朋友马儿在午餐或者晚餐来到的时候,基本上是这样的:微张着嘴来到桌前,他的张嘴与笑容没有关系,弯腰在椅子里坐下,然后低下头去,将头低到与桌面平行的位置,他开始吃了,咀嚼的声音很小,可是将食物往嘴里送的速度很快,一直到吃完,他才会抬起头来,否则他不会破坏头颅与桌面的平行,就是和他说话,他也是低着头回答。 所以……继续阅读 » 书生 2周前 (07-26) 1个赞
树犹如此 文:白先勇 我家后院西隅近篱笆处曾经种有一排三株意大利柏树。这种意大利柏树(Italian Cypress)原本生长于南欧地中海畔,与其他松柏皆不相类。树的主干笔直上伸,标高至六七十尺,但横枝并不恣意扩张,两人合抱,便把树身圈住了。于是擎天一柱,平地拔起,碧森森像座碑塔,孤峭屹立,甚有气势。南加州滨海一带的气候,温和……继续阅读 » 书生 2周前 (07-26) 2个赞
赏阅你的花季 文:梁晓声 没有学生时代的人生是遗憾的、缺失的人生。而中学时代,是人生花季的第一个节气。在这个节气里的男孩儿和女孩儿,如柳丝之乍绿;如花蕾之欲开;如蚌壳里的沙刚刚包裹上珠衣;如才淌到离泉眼不远的地方,却没形成溪流的山水;如火烧云,即使天上无风,也能不时变幻出美丽的想象……小学是六年。从初一到高三,也是六年。然而与小学相……继续阅读 » 书生 2周前 (07-26) 2个赞
听雨 文: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继续阅读 » 书生 2周前 (07-26) 3个赞
无尾犬 文:李海鹏 ————- 上大学时,我读过《献给艾斯美——既有爱情又有凄楚》,里面那个叫艾斯美的小姑娘就像冻雨之夜的火苗。我也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讲的是一个永远的正太的故事。毕业后我读了《九故事》,关于形式感,这就叫珠玉在前吧。后来我又读了《弗兰妮和祖伊》,最初觉得我自……继续阅读 » 书生 6个月前 (02-09) 3个赞
老登文学 文:李海鹏 老登文学十一种推荐。 两个标准,一是老,二是登。老是双老,作者和主角都得老。登是双登,情节登,思想亦登,必须是豁得出去,人死屌朝天的那种登。 登的基本标准: 1、男性自恋狂; 2、男凝; 3、耍流氓; 4、莫名其妙地胸怀大志。 概而言之,老登的荒唐无耻底线有多低你是无法想象的。 11、《林中城堡》 作者是……继续阅读 » 书生 8个月前 (12-21) 6个赞
秋分 文:李娟 乡村舞会 | 秋分 选自《我的阿勒泰》 秋天最后几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哪儿也不想去。深深地坐在店里的缝纫机后面,一针一线地干活。但是抬头望向窗外的时候,那一汪蓝天蓝得令人心碎。忍不住放下衣料,把针别在衣襟上,锁上店门出去了。 我在村子里的小路上慢慢地走。虽然这个季节是喀吾图人最多的时候,羊群也全下山了,但……继续阅读 » 书生 10个月前 (10-03) 1个赞
红颜绝恋 @太常寺协律郎: 咸通十一年,洛阳爆发了一场大瘟疫。 早在两年前,关中和河东一带就已频遭蝗灾与饥馑。很可惜,唐代的官方史籍中均没有记载这一次瘟疫大流行,可能是正史只会强调“官遣医疗和救治”,顺带留下灾害的记述。而这一次咸通十一年的全城疠疫大流行达到了“里社比屋,人无吉全”的严重程度,却被彻底遗忘了。 当时的惨相之所以还……继续阅读 » 书生 11个月前 (09-21) 7个赞
我的师承 文/王小波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继续阅读 » 书生 11个月前 (09-21) 3个赞
我与地坛 一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 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4-06-29) 9个赞
老海棠树 文:史铁生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4-06-29) 3个赞
性别冲突 @阑夕: 胖猫的事情从第一天开始吵到现在,已经滑坡得远超当年的茶圣,只能说当代网友的刻奇和反刻奇、厌男和厌女、对热点的追逐和疲劳几乎都成了比谁喊声大的对立现场,愤怒却又乐在其中。 去年我跟几家内容平台开会,反复说过一个意思:在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性别冲突会是一个相对极其安全但又收益率爆炸的流量消费区,你们要做好心理准……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4-05-25) 6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