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疲劳 “XX又出事儿了!”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一沉,第一反应居然不是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而是把手机扔在了一边。“出事了”,这几乎是我作为媒体从业者兼社交网络重度用户,最不安、也最害怕的一句话。近到精神病在大街上无差别砍人,远到北美飓风重创加勒比小国,或者恐怖主义又在兴风作浪……即使不为加班赶热点所困扰,听到这些消息也会……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0个赞
再说非典 @游识猷: SARS已经是17年前的事了,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当初那场瘟疫,是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的。 聊点我记得的东西吧,部分资料来自2006年WHO出的书《SARS这场国际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 ①当初SARS一开始没有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而且病毒很容易传染,导致感染者里很多是医护人员。 举个例子,当时医护人员大多戴了……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2个赞
钱买不到快乐了 @纯银V: 我和我的老同学呀,我们都 40 多岁了,去年底聊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我们目前的经济阶层下,钱买不到快乐了。 比如说吃吧,一顿几十?一两百?一两千?区别都很小。过去几十年什么都吃过了,但随着年龄增长,对美食的敏感度也下降了。 比如说穿吧,年老色衰,自己也知道没啥性魅力了,随便穿穿得了,对名牌无动于衷。去年双十……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1个赞
语义的贫瘠即是思想的贫瘠 脱北女孩朴研美写的自传《为了活下去》 @咔叽Ryouji:批判性文学和哲学的意义就在这里,它帮助我们为这个世界袪魅,摘除卡里斯马头顶的光环,驱散权力的腥臭和阴翳,让不可名状的恐惧和愤怒成为支持思考的力量。这就是莎士比亚不同于快手的地方。 ……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1个赞
最悲催年龄 @游识猷: 人这一辈子,什么时候最不幸福? 读到一个新研究,发达国家的“最悲催年龄”是47.2岁,发展中国家的“最悲催年龄”则是48.2岁。 达特茅斯学院教授 David Blanchflower分析了132个国家的数据,包括95个发展中国家和37个发达国家,在研究中考虑了大约15种不快乐的衡量标准,包括疼痛、恐惧、绝……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0个赞
这孩子可听话了 @丁小云: 很多父母嘴上说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潜意识里因为想控制孩子,表现出的行为反而是朝着想让孩子没出息的方向使劲儿的。例如打着督促孩子好好学习的旗号,不断抨击孩子,贬损孩子,把孩子搞得低自尊,蔫儿了吧唧,窝窝囊囊,干什么都不起劲儿,上不了台面。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在大人那里得到这样的肯定:“这孩子可听话了!”一个孩子想成……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1个赞
新闻记者逼死的黄慧如 1928年12月02日 12月09日 生活 我们怜惜黄慧如女士 (上下) 上海黄慧如女士被家仆陆根荣诱惑成奸,于七月三十一日潜逃苏州,这件事久已哄传全国,想读者诸君都已知道,本刊自始就认这件事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所酿成的不幸的畸形现象,不认为是纯洁的恋爱,以为无提倡的必要,所以许久未曾提出讨论。但因本刊对于社……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0个赞
爆款文章 @李子李子短信: 说几句很多人不爱听的话。 不管是「我艹高考状元都死了」,还是「一看澳洲大火,居然觉得大兴安岭大火很牛逼」(两个作品来自同一个团队),这些毫无底线的文章横行网络,不仅仅是毫无底线的媒体在作祟,而是这个年代、这群读者、这些个平台,只值得这种文章。 They, or we, only deserve the……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0个赞
与神交易 @理咚葆: 十年前,一个流行的论调,中国人没信仰,因此道德败坏云云。然后就有文艺青年,去青藏高原看了一路朝圣之旅,从那些红扑扑的脸蛋上看到了“因为信仰而纯净的眼神”。最后和圣僧活佛们实现了大和谐,给信仰充电。 宗教这玩意儿,从来不是单单依靠经卷和说教实现的脑控技术。宗教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整套的意识形态和行……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7) 0个赞
恐惧 @河森堡: 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当他遇到特别重大的事情时,就会进入一种满头冷汗风轻云淡的状态,强行假装没事,其实大脑已经一片空白,完全被恐惧占满了内存。 有的死刑犯在执行前会刻意和狱友狱警聊天,声音大且表情浮夸,强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直到被架上车的一刻才精神崩溃,腿软走不了路,还有失禁的。 我小时候在学校里闯了大祸也……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26) 0个赞
要温柔而强大 瑞典当地时间12月7日,备受争议的新晋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发表演讲。正式颁奖定在周二,彼得·汉德克将获得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和诺贝尔文学奖奖牌。 彼得·汉德克的演讲谈论了他母亲描述的细微小事如何给他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冲动,以及艺术作品对他作品的文学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04) 0个赞
关于物种灭绝和人类沙文主义 @余天一微博: 关于白鲟和其它灭绝生物的讨论,常常让我们会有一个隐隐约约的感觉,那就是人类对于离自己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就越不关心,也越不了解。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是客观因素造成的,离人类越远的生物结构与人类越不相同,就越难以理解结构的组成和用途。另外,真核生物以外的生物大多都很小,肉眼无法看到,更别说看清内部结构了。不……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04) 2个赞
纯素食主义 @科学未来人: 纯素食主义者又又又经历了一次世界大坍塌。刚刚一个纯素食网红又倒掉了。Alyse Parker,一个拥有ins订阅用户20多万、油管70多万的纯素食网红突然宣布她已经连吃了30天的肉类食物。而且是报复性的吃,一个月基本上只吃各种肉蛋奶(纯肉饮食,Carnivore Diet)。 她解释说,自己出现了严重的……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04) 0个赞
无法与自己和解 @河森堡: 我和大家说啊,生活中有些人看起来各方面都很好,成绩优异,事业有成,和周围人相处融洽,不仅思想活跃,还掌握一些文艺特长,总之就是群体中非常出众且引人注目的那一小撮人。 这些人不敢说全部,但至少就相当比例来说,过的并不开心,因为他们恨自己。 有时候我和这类人接触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分数很高了还说没考好,薪……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04) 0个赞
品味 @某个张佳玮: 巴尔扎克,按照当时人的描述,是个俗气贪吃的胖子,每当骗到笔预付稿费,他便迫不及待去搞花里胡哨的装饰,勾搭贵妇人。同时代的诸位,大家都觉得他没品味,甚至对他推重不已的毛姆——毛姆认为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神和狄更斯是史上四大小说家——都觉得他故事讲得好,可是文笔差。 但这不妨碍如今,您书架上放一本巴尔扎克……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01-04) 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