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分类:文章

扶羊人

@桃知了: 在新西兰,有一个职业是专门来拯救绵羊的,叫“扶羊人”。传说中每到了下雨天,扶羊人就会出门,去寻找并救助绵羊。 原因是羊毛太吸水,而吸水后的毛,会沉重到让羊倒地不起。于是扶羊人的任务就是把羊毛身上的雨水拧干,防止它们在积水里丧命。 有谁会想到,再常见不过的下雨天,就足够让绵羊倒地不起,甚至因此而死去呢。 我有……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1-26) 2个赞

梭砂贝母

@游识猷: 读到一篇新论文,在人类的采摘压力下,植物演化成了人类比较找不到的样子。 这种植物就是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在我们中国西南部,野生的梭砂贝母被归为川贝母卖,野生的价格可以卖到每克2元甚至更高。所以人们有很大的动力去野外寻找采摘。 除了人类以外,对梭砂贝母感兴趣的动物非常少。可……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1-26) 2个赞

审美自觉

@诗性代码PoeticCode: 最近有部纪录片叫《杀马特,我爱你》,被戏称是一部杀马特史诗。导演叫李一凡,我看了他的演讲。他说自己刚知道杀马特的时候很激动,中国有朋克了,有嬉皮士了,对抗消费主义,这是审美自觉。 尽管导演后来自我否定了这些不食城乡结合部烟火的想法,但我还是觉得“审美自觉”是完全正确的。 城市化巨变下……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1-06) 1个赞

杀马特

@王老板: 看了一席上李一凡的演讲,他认为杀马特的消失是因为主流文化的不宽容,控诉是社会逼迫他们剪掉头发,回归工厂和贫乏的生活。我觉得他完全搞错了,也没弄清楚自己的拍摄对象。杀马特的存在是因为信息差,杀马特的消失是因为城市化打破了信息差。 我上大学的时候美滋滋的买了一件真维斯的衬衫,对我来说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潮牌,然而……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1-06) 1个赞

琥珀之城

作者:刘瑜 来了快三年,还没有好好写过剑桥,正好《生活》约稿写“旅居生活”,就写了这篇。因为很快要离开了,也算是纪念。 1.在一个朋友家的聚会上,我和一位英国老先生有过一场小辩论。 我说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保留MillRoad上的那些老房子。“如果是保护国王学院、三一学院之类的地方,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它们历史悠久建筑……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30) 3个赞

真实

@河森堡: 前两天看到大家在网上讨论一个问题,即互联网给人带来的各种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在于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真实”不再有过高的要求。 比如说,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馆内放着一些海龟的化石和塑料模型,门口处养着活海龟,作为重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以便游客观察。 但小朋友看了却不以为然,觉得没必要,活海龟脏兮兮的,……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4个赞

脚不沾地

@河森堡: 这几天看了一本书,作者也算是业内小有名气的老师了,书的主题和方向都挺好,买回家兴冲冲一读,大失所望。 这老师身上有一个毛病,在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一帮子知识分子里特别常见,就是脚不沾地。 什么叫脚不沾地呢?就是他们论述问题的时候不能从客观事实出发,只能从别人的观点出发,写出来的东西仿佛是在他人的口水里狗刨。……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5个赞

新旧

@河森堡: 我过去曾经看过一个说法,说读书要读过去的经典,最好是那种作者已经死了几十上百年的书,因为这些书籍面世的时间足够长,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考验,这样的书读起来才不会浪费时间。 我觉得不是的,至少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是虚构性的故事性的书籍,那阅读经典当然很好,但如果是关于事实的书籍,作者写书是为了论述问题、普及知识,……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1个赞

短视频

@河森堡: 这两日,我看到网上一些声音对视频内容特别是短视频内容的泛滥感到忧虑。 这些人主要的批评在于视频传播信息的效率太低了,片头几秒,开篇一堆废话,然后接几个梗图,然后说几秒正事,然后又是梗图,最后片尾动画,看的人那叫一个火大,很多人表示,想要在视频里找到干货太难了,他们甚至觉得把视频播放速度调快到2倍时才觉得是正……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2个赞

大思想家

@河森堡: 很多年前,我玩一个PC战略游戏的时候有个细节印象挺深,就是如果你控制的国家里出现了一张“大思想家”的卡牌,那就能获得很大优势。 我那时候还小,不知道“大思想家”具体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大概就是一群特别能琢磨事的人,可为什么出了一特别能琢磨事的人,国家就能强大呢? 后来有一天,我看到嘉庆皇帝的生平后,我突然又想……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1个赞

卡夫卡给父亲的“信”

@芬尼根狂欢日: 一直很爱读卡夫卡给父亲的“信”: 我俩截然不同,这种迥异使我们彼此构成威胁,如果设想一下,我这个缓慢成长的孩子与你这个成熟的男人将如何相处,就会以为你会一脚把我踩扁,踩得我化为乌有。这倒是没有发生,生命力是难以估量的,然而,发生的事可能比这还糟糕。在这里,我一再请你别忘了,我从不认为这是你那方面的错。……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1个赞

自由

@欧洲文艺评论: 桑塔亚纳论古希腊的自由:“当古人护卫他们称之为自由的东西时,自由一词代表的是他们在危急关头的明白无疑的切身利益:他们的城市不会遭致灭顶之灾,他们的领地不会受到掠夺盘剥,他们自己则不会沦为奴隶。特别是对希腊人而言,自由甚至意味着更多。也许古典哲学最深层次的前提假设就是,作为一方的自然与诸神,和作为另一方……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1个赞

盐铁论

@南郭刘勃: 我想骗你读这本书:《盐铁论》 首先要说明,这并不是本讲化学的书。 盐和铁,今天听起来都没什么高大上的色彩了。但第一,这两件东西是所有人生活的刚需,第二,古代生产条件下,要从事盐铁行业,有相当高的技术门槛。所以,能进入这两个领域,就是暴利。 汉武帝时代,雄才大略的皇帝要出击匈奴,要四面开拓,还要大兴土木修建……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1个赞

母语

@TheoreinS: 人可以后天选择主观意义上的母语吗? 女歌手Onejiru在肯尼亚出生,直到十三岁才去德国生活。她的母语是基库尤语和斯瓦希利语,但肯尼亚的学校仅允许学生说英语。如果Onejiru和别的孩子说母语,她会受到惩罚,甚至被打。学校强制要求的英语对她来说是一座牢笼,而在移民之后才学习的德语于她是自由的语言……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23) 1个赞

名媛群是个好现象

作者:@汪有 名媛群是个好现象。 这是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一次成功嘲讽。 资本家最喜欢搞一些伪概念割大家韭菜: 你背了这个包/去了这个酒店/用了这个精华,你就是独立女性/中产阶级/精致青年。 建立起一套社会规则,表不上档次就混不了圈子,下午茶不高级就不配发朋友圈,没有个好包连小红书都不配看。 臭穷人,没买个好……继续阅读 »

书生 5年前 (2020-10-19) 1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