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分类:文章

永恒

@病鹤斋: 我们被教育“永恒”才是最好的,一生一世的爱情厮守,世代不灭的财富,不衰朽的盛名,一辈子一万年。这让很多人误以为,只有保质期长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美好,一个不会丢饭碗的永恒岗位,一个不会背弃婚姻的无趣但安全伴侣,一个不需要冒险但能继续往下走的人生。我们总是试图寻找那种永恒,而忽略那些断层的东西。 我们抱着半路夭折……继续阅读 »

书生 11个月前 (05-12) 3个赞

语言贫瘠化

@燃烧的雾港水手: 我非常讨厌防控服里的人被叫大白,玩偶里的人被叫内胆,结婚的女人被叫婚 lv。现在也同样拒绝一部宏大叙事的电影被叫小x球,电影频道被叫六公主,还有央爸央妈之类的称呼。这里总是擅长把物拟作有情感的人,又把活生生的人视作畜生。这是政治娱乐化,娱乐政治化的结果。还有“风暴绝绝子”,“小姐姐一枚呀”等萌化低龄……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3-02-12) 9个赞

茧房

@阑夕: 看到一场很有意思的争论,始于有人发现自己的女朋友一直在把易烊千玺的微博私信当作树洞持续每月记录经期,他怒不可遏的把这事投稿到一个微博大号,以期来次荡妇审判,没想到高赞评论区都在指责他小题大做,2023年了还在搞月经羞耻那套东西。 当然,当这条微博的评论区被搬到B站去了之后,画风又是截然不同的,B站的弹幕纷纷表……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3-02-05) 3个赞

两类

@知书少年果麦麦: 查了一上午资料,终于搞清楚问题家庭的两类小孩模式: 「替罪羊」(scapegoat)和「黄金孩子」(golden child)。 顾名思义,替罪羊们常常被当作家庭的出气筒角色。如果他们站出来为自己辩解,就会遭受嘲笑或严厉的惩罚。 另外,大人从不道歉,不承认自己的行为,甚至会说,「难道你不该打/不该骂……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3-01-15) 4个赞

口嗨

@阑夕: 说来有趣,便利店员工冒充北卡博士的一段插曲,是有大V给出了和他私聊的截图,表示对方极尽专业之所能似乎无所不知,自己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以致于翻车之后还在怀疑人生。 聊天记录我也看了,说实话并不比ChatGPT写出来的更好,几乎都是百度出来的零碎片段,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大V先入为主的把对方认定为专家,一口一个「您」……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2-31) 3个赞

殷商

@河森堡: 在中国所有的王朝中,我最痴迷殷商,并不是因为其多美好,而是因为这个王朝里里外外透着一股邪性。 中国诸多王朝的气质各有不同,比如,两宋文物往往精致可爱,隋唐文物彰显恢弘大气,秦汉文物多显古朴浑厚,然而,殷商文物则透着股狰狞恐怖,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股狞厉,什么猛虎食人纹啊,什么蒸人头的甗啊,什么碎尸用的……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2-17) 4个赞

虚无

@河森堡: 虚无会极大地透支人的心力,想要应对虚无,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作。 最近读了本书,《毫无意义的工作》,作者是位人类学家,名叫大卫·格雷伯,此书可谓嬉笑怒骂,用阴损讽刺的手法阐述了当下社会的一个巨大问题,即很多人正被自己的狗屁工作折磨,进而陷入虚无,久久不得解脱。 需要指出的是,狗屁工作并不是指那些辛苦,不……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2-17) 2个赞

得分

@刘大可先生: 上了这么多年的网,你是终止谣言的智者,还是传播谣言的帮凶? 面对泥沙俱下的信息,你是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还是良莠不分、身受其害? 下面有50个观点,你不妨一个个地读下去,一边读,一边计个数: 如果觉得某一个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傻瓜才信,就累计0分, 如果觉得某一个观点和你的想法一致,或者觉得它很有道理……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1-20) 3个赞

失望

@杨媛就是yangdollar: 这几天看了大概两三遍十三邀第四季人类学家项飙那期,我挺喜欢这期对话的内容和节奏的,所以听了大概三遍。 有一句话比较有趣,项飆说,“人类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让你失望,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跟很多大的理论也能连在一起,但你要一问现实的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但那个落空感觉很……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1-20) 4个赞

中文量子化

@河森堡: 就我观察,互联网上的中文正在加速量子化,而这将进一步折损中文的价值。 所谓的“量子化”来自我去年的一次调侃,当时,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现在的小伙子穿时尚潮牌已经不能得到姑娘们的青睐了,眼下流行的是厅局风,就是年轻小伙得穿得板正严肃,跟机关里的厅局级干部似的,这样好,一看就是公务员编制,姑娘和这样的人婚……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1-20) 3个赞

暴风雨

@河森堡: 我观察了一些人的经历后,总结出两个消息,坏消息是,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都会至少经历一段艰难的逆境,想顺风顺水地过一生概率很低,好消息是,如果逆境袭来时人没怂没放弃,咬牙硬扛过去,人就会脱胎换骨,迎来一次巨大的成长。 知乎上有个答主叫“皇城根奶爸”,说了自己多年前的一段经历,他高中时荒废学业,高考无望,父母对……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1-14) 5个赞

穿透

@河森堡: 人趁年轻时,真的得多欣赏文艺作品,电影、小说、戏剧什么的要多看,因为一旦过了年龄,这些东西本应能给人带来的触动也许就永远错失了。 最近看了一部老港片,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过去时常听人提起,说多好多好,这两天我心血来潮,就找来看了看,本来,我是满怀期待的,谁成想,看到结尾时我都忍不住嘀咕:“这特么啥啊…” ……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1-14) 4个赞

你的人生完蛋了

@诨名唤作巴布尔: 人物那篇讲寒门学子的职业规划慢一拍的文章还挺有意思的,虽然每年一度都有一篇类似的文章,老生常谈,但确实有反复提及的必要。 我非常佩服的学姐发过一条朋友圈,“小地方考上来的孩子们,主动规避信息,对一切非本地口耳相传的信息保持严重不信任感,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每次想到这一点就很令人伤感。” 比如我在毕业找……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1-14) 5个赞

杜甫

@押沙龙: 网上有人批评杜甫,说拿杜甫的七律《登高》和崔颢的《黄鹤楼》一对比就高下立判。《登高》的过渡不够自然,而且《黄鹤楼》结尾“做了情绪的升华”,杜甫的《登高》“前面五句十分漂亮,然后陡然转入纯粹的个体体验”,让人无法共鸣,所以…..拉胯了。 这就是妄论。只看句子是否“金句”,不考虑整个诗的结构,才会有……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0-14) 3个赞

杂记10

@Daghe: 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抑郁症变多了,而是上一代人不知道他们的病症是抑郁症。除了抑郁,还有其他精神状况诸如偏执、控制狂、自恋型人格障碍,在上一代人身上比比皆是。我观察到的父辈一代,因为信息缺失,并没有足够的情绪抒发管道,到最后会把精神问题带来的遗憾甚至毁灭归结到命数、伦理纲常上,也会在同辈的怂恿下阻断任何自省……继续阅读 »

书生 1年前 (2022-10-14) 3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