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我理想中的学校 作者:村上春树 我的父母就是教师,我自己也曾在美国的大学里带过几个班,尽管并没有教师资格证之类。然而坦率地说,学校这东西从来都是我的弱项。想一想自己念过的学校,虽然觉得这样评价学校有些于心不忍(对不起了),却并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甚至觉得后脖颈直痒痒。呃,这个嘛,与其说问题在学校,不如说是我这方面有问题吧。 总……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26) 4个赞
文章一个神职人员和他的平安夜 文:约那 我7点到的养善堂,但还是迟了半小时,整个平安夜的筹备工作早就开始了。巨幅的装饰画已经被立了起来,装饰画的内容是56个民族的青年簇拥着耶稣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晴天不知道要走向哪里,其中维族和藏族的姑娘显得尤其热情。我自惭形秽的从耶稣的脚边推着车匆匆的往车棚里赶去。 今天广播里在放“恩雅”的歌,这让人感觉很不好,这意……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25) 0个赞
文章表演 我曾经交往过一个女朋友。有一天我半夜从梦中醒来,突然无比的想她。那时候手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我的思念自然无从寄托。在床上瞪了一会儿眼睛以后,我跳起来麻利地穿好衣服,出门去找她了。尽管第二天上早自习我就能够见到她。那时候我以为了方便学习的名义在外面自己租房住,所以也不会遇到宿管大爷这种阻碍,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出了门……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25) 0个赞
文章微信的悖论 社交是一种心理的交流和需要的满足,在这种心理动因的推动下,社交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2014年4月,微信发布4.0版,从这一刻开始,一个叫“朋友圈”的东西诞生了。它迅速成为中国人热衷的社交工具,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交习惯,甚至由此诞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动作:“刷屏”。微信的用户数量也从那时的1亿人一路飚升到了……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9) 1个赞
文章书号 @祝佳音:你们知道,在国内想出一本书需要“书号”。这个书号不是ISBN那种东西,你可以理解为每本书的身份证。有身份证,才能卖书,没有书号,莫说卖书,印刷都很难,像点样的印刷厂没看到书号是不会印刷的。 关于这个ISBN号,其实有个小插曲。据我所知,在大多数国家,ISBN号你随便去网上申请一下就拿到了,那玩意儿就是个便于检……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7) 6个赞
文章鲁迅先生:真诚必矛盾 鲁迅先生是白话文运动的健将,善以平静的笔谈曲折跌宕的事,读起来都是娓娓动听,楚楚动意。不同于知堂先生之神色端然不动,鲁迅先生却似乎多几分狡黠,总仿佛觉得他在字里行间微笑着。其为文也,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读其文也,有新意,有情意,有古意。 当时就有人说鲁迅先生的白话文得力于他的古典修养,鲁迅先生本人不大同意这个说法。……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6) 0个赞
文章知乎的提问趋势 @阑夕:知乎上面现在的提问有种趋势,即「如何评价XXX」越来越多的被加上了一个状语,变成「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XXX」,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caoz以前说过百度的数据分析,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搜索一个网站或是品牌名称的时候,会从搜索直接的关键词改为搜索关键词+官网的组合,比如以前都是搜索「格力空调」,后来则更加倾向于搜索「……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4) 2个赞
真性情我生命中的那些孤独与迷失——东尼大木的灵魂独白 “每个人都有一个镜象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一处,也许你永远也不会遇到这个人。”法国数学家马赛鲁索(Marseille Rousseau)如是说。我第一次看到那个人是在2006年早春的一个晚上,下工时天已黑了,我与场务收拾完道具,将拍摄场地打扫干净,独自一个人走回我租住的小屋,街头的人们行色匆匆,天空飘洒着小小的雪花,落到身……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4) 4个赞
文章关于家暴 @游识猷:关于家暴这个话题再多说几句。 家庭暴力的本质,是权力与控制。 有些家庭暴力很明显,就是用身体上的暴力去让另一方屈服——中间可能会夹杂一些“温柔”甚至“求饶”。所谓“你不听我的我才会失控打你。你听我的不就没事了吗?你听我的我就会对你好”,说来说去,重点还是四个字“你听我的”。 这就是权力。这就是控制。这就是家暴……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4) 0个赞
文章龙应台:学校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如果你们期待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你猜错了。我不会那么笨,跟在座的医学院的杰出教授们去比赛讲这个题目,我一定输,我是行外人。 事实上,你们今天坐在这里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难道仅只是“未来的医生”这样一个单一身份——不可能吧?我想,一定有很多更宽的可能来界定今天坐在这里的你;譬如说,今天……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3) 0个赞
文章国家失败的受益者 早上看到一个朋友的微信圈写道:“这个不要脸的国家到处都是烟味。贪婪的统治者为了从烟草销售中赚取暴利,从不哪怕是假惺惺地在公众场合禁烟,没有任何教养的民众在楼梯,走廊,电梯,公园,马路等一切地方旁若无人怡然自得地喷出薰人的毒气。” 我于是安慰她:“这就是失败国家的典型景况之一啊。” 她回了一句:“一定要想办法移民。” 是……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3) 3个赞
文章几点读书心得 周保松 我在大学任教政治哲学教多年,发觉阅读原典,对学生的学习有许多好处。所谓阅读原典,就是选择一些学术经典作深度阅读,与作品直接对话。但我也发觉,在阅读过程中,同学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以至半途而废,入宝山而空手回。对于这种由阅读而来的挫折,我也体会甚多。 以下九点,是我多年来的一些读书心得,供读者参考。不过,我必须强……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3) 1个赞
文章封建制与君主专制 @东土大唐三俗和尚 :【最近有些朋友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在先秦时就不再是封建制国家了,稍微写了点东西说明一下】 尽管过去的历史教科书称晚清的时候是半封建社会,但实际上,封建制是周朝的创新,也在周朝崩溃,严格来说,进入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慢慢在告别封建制度。 周朝把得到的天下分成若干,交给自己的亲族,由他们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自……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2) 2个赞
文章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活质量 @财宝宝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是八百万,实际上最多只需要1%的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冲击国际科学皇冠。99%的人是做正常工作的。我们有基本专业知识,身体性格正常,就够了。大家在实践中熟能生巧,20%的人会成为专家。 我们的教育体制,把99%的人拉到了无休无止的刷……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1) 1个赞
文章秦朝士兵的家书 @章晓华微博:【秦朝士兵的家书,历经2000年读来让人心酸】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发现一个窄小而寒酸的古墓,开棺后,除一具尸骨外,手里按着两块写满字的木牍,通过研究发现,墓主是战国晚期一个普通的秦人“衷”,这两件木牍,是当时的家信,是名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从河南,写给湖北家中名叫“衷”的长兄。专家推测,很可能“……继续阅读 » 书生 9年前 (2016-12-11) 1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