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知识的知识

文章 书生 3416℃ 已收录

(Warning:题图与本文无关)

我的一位朋友有次突然问我,“天才怎么知道自己是天才的呢?”我竟无言以对,不过好好想想,自己肯定不是天才(笑)。说到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不得不提到一个听上去很fancy的词,Metacognition。这个词来源于词根“meta”,在戏剧、文学界著名的“元戏剧”、“元小说”中的“元”即为“meta”。美国心理学家John Flavell在1979年提出了“metacognition”这一概念,一般被译为“元认知”,或者“后设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关于知识的知识,对于思维的思索,对自己记忆、感知、联想等等能力的掌控。简而言之,就是刚才这个问题的答案,天才之所以知道自己是天才,是通过所谓“元认知”。

虽然听上去很形而上,但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举个例子,当你考完试之后,在没有核对正确答案之前,你通过回忆考试时候答题的情况(是否记得某些概念、时间分配是否得当、还有那种说不清楚的第六感,“我这题结果这么复杂一定是写错了”),能对自己的表现有个大概的评估。这个针对自我表现的估计即为某种元认知的体现。再有就是对于自己未来学习状况的预估,拿到一份试卷,你应该会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一份完成所有题目的“计划”,包括每项内容的完成时间、先后顺序、是否使用一些必要的答题技巧。这份“计划”并不是说你真的要把每一项内容列清单一样列出来,可能只是你头脑中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罢了,但促使你形成这份计划的,便是你的元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项内容是不是已经掌握了(Judgments of Learning, 简称JOL),是一个主观的,推测的过程。大部分时候这种推测是可靠的,比如,我们会依据学习时候的状态和内容的难度用来评判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做出了一道题,我们可能就此下结论:我们对这道题的掌握非常好 (Easily learned = Easily remembered,简称ELER)。然而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heuristic (启发法,思维捷径)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同样的方式掌握自我的学习情况。他们发现,参与实验的人们可以被分成两组,一组人是先天论者 (entity theorists),他们相信人的智力是不可改变的,爸妈给的,该咋样就咋样(如果考试考不好就觉得自己笨,那你可能算是这种人?)。还有一种人是后天论者(incremental theorists),他们觉得人的智力是可以被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的,一次没考好,只能说明还不够努力(作者注:这里并不是说某一种人一定是正确的,因为科学家们认为智力(intelligence)本来就是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教育互相结合互相影响罢了。各自操持不同的观点并没有什么不对,有的领域确实受到天赋影响较大,而有的需要后天的格外努力)。这两种人对前文提到的ELER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前者认同ELER,认为简单的东西意味着扎实的掌握;后者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越难、越花时间的东西他们越能学好。仔细想想,不无道理,很多时候简单的题目我们真的能做对吗?一味在难题上钻牛角尖又一定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吗?这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或许都是个启发,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对自我的学习能力有个清楚的认知,对于任何知识都不可掉以轻心。

然而也有一些时候,我们的判断也会出现错误,这就出现了“感觉上我什么都学会了,一考试就发现还是都不会”的情况。有一种“熟悉感”最容易引起这种误判,例如,我们对某些文字或者画面感到很熟悉,这种“熟悉”让我们推测我们应该是学习过这些内容的。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实验,他们向被试者出示一些人名,有一些是相对著名的人的名字,还有的是普通人的名字。经过24小时以后,实验者要求被试者判断他们之前看的这些名字的主人是不是很著名,有相当比例的普通人竟然也被认为是名人。被试者解释他们觉得这些名字听上去很熟悉,所以做出了名人的判断 (Jacoby et al, 1989)。听起来有点荒谬,但是确实,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容易让我们在复习某些知识的时候误认为我们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从而选择性忽略。更有研究表明,甚至连字体的大小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字号越大的单词,人们觉得自己越能记住。实际上,真正的测试结果和字号没什么关系,人们对字号不同单词的掌握程度都基本相同(Rhodes & Castel)。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一视同仁没有重点,我们判断何为重点的方式应该有所改变。相比之下,给自己设置一些测试来较为客观地考量知识掌握程度可能是更好的一种方法。

对于自我认知的认知是一个个人化的主观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我们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习方法也愈发有效。也许天才小时候便意识到自己是天才,但《伤仲永》的例子也不容小觑。像作者一样智商不高的人要格外努力!骚年,你说是不是?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2679.html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