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堡:
博物教育有什么用呢?我觉得啊,博物教育其实算得上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防身术,因为它可以深刻塑造一个人的审美。
您就好比说,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见有些奇葩的展览,里边展出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文物,除了商代青花瓷这种有硬伤的之外,很多没有硬伤情理上也说的过去的文物依然看着别扭,当然,那些都是伪造的,并且确实骗到不少人。
其实如果大家多多去公立博物馆参观的话,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骗局免疫,正经东西看多了,那些虚头巴脑歪门邪道的东西就看着别扭,因为你的审美上来了。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受过充分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的熏陶,这个人就会变得温暖、辽阔、理性,当以后这个人再看到那些冷酷、狭隘、荒谬的东西时,甭管后者伪装的多好,首先在审美上人就已经警惕起来了,因为这玩意看着别扭,意识之下的直觉已经提前发现了问题。
所以我觉得,博物教育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防身术,认真修炼之后,不自觉地就会远离那些腌臜丑恶的东西,你很难想象一个博物知识丰富的人去吃穿山甲壮阳,或者花9999元在电视购物上买一把康熙御剑,这些事蠢都是其次,首先在审美上就不行。
对于一个人来说,审美即德性。
博物馆不仅是社会文化机构,还是一个精神上的“武道场”,人们在这里完善和修炼自己,然后气定神闲地走进纷繁、复杂、险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