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人生只是一次翻找

文章 书生 2689℃ 已收录

汪曾祺曾写过一篇小说《打鱼的》,里面讲到了一对打鱼的夫妇。男的张网,女的赶鱼,终日也听不到他们说一句话。他们的脸上无喜无忧,平淡得近于木然。他们的日历就这样翻过一页又一页,待妻子死后,接替她的是他们的女儿。

如果这一切碰巧被弗洛伊德看在眼里,他准会说“强迫重复的各种表现充分地显示出一种本能的特征,并且当他们的活动与唯乐原则相对立时,就会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某种‘魔’力在发生作用”,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两个机械的人,两个对生活缺少热望的人。

我的想法刚好相反,那平凡得如同草芥的一家人,他们的生命中包孕着某种顽力,这种顽力能够打败一切,有了它,任何干枯的生活都会绿意盎然。他们一直在翻找,他们心中也必有一个目标是常人所不知道的,却正是他们的乐趣之所在。仔细想来,我们和他们并无二致。

周涛有一篇文章,标题就叫《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借用柏拉图的观点,他一语中的,让人心生感佩。记得儿时的我同现在的女儿一样,“翻找”成了每日必修的功课,相隔二十几年的两个抽屉被我们查看了百十次。每一次翻找,都似第一次打开,当年的我和今日的她,都说不清自己到底要找什么。在这种最平常的行为中,我长大了,女儿也快长大了。

我如今是一名教师,儿时的理想中,从不曾出现这一职业。父亲就是教师,他的性格很好,小学生们都特别喜欢他;我做事缺乏耐心,恐怕不适合做这种工作。可老天偏偏安排我站了讲台。得知这一消息时,父亲在信中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我有接班人了;你不该轻易说这职业不好,因为你差不多对它一无所知。”

父亲的话只对我起了一小段时间的作用。某一年,我和妻突然双双到一家国内有名的刊社去做了记者和编辑,这个决定我们没好意思通知父亲。事隔数月之后,我打电话给父亲,父亲异常平静,他说:“出去转转也是好的,再回来心里就踏实了。”我觉得父亲的话毫无道理。

我和妻都酷爱写作,而写出来的稿子总是要拿给编辑看的,做编辑的那份神气让我们心生羡慕,而且这种羡慕日渐强烈。有机会换到这个口味,岂不是天遂人愿?

我们只干了两年就不得不收手,事实上就是收兵重返高校了。做编辑,我们都干得非常出色,亦深得老总赏识,但那段时间,我们觉得自己变得很陌生,言谈举止都怪怪的,一切并不真的是我们想要的。

回来的那天,父亲到车站接我们。父亲说:“那项工作,只是翻找时稍稍留意的一个物什,你可能端详一会儿,但你心不在此。”

现在我才明白,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永远摆着一个杂乱的抽屉,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情。也许这个抽屉的本名就是“人生”。翻找的过程中,有人会有收获,有人会两手空空,但你不能说后者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人生只是一次翻找”,想到这个命题,镜子里,我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

===========

来源:林超然的博客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13493.html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