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了不起的少年

文章 书生 4525℃ 已收录

很多人在和年轻人争论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以此证明自己更有判断力,似乎年轻人不是冲动,就是受人利用。

这样的逻辑其实说不通。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成年人,是否比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年轻人更见多识广,更有判断能力?大家心中自有公论。

所以,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并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教育程度、视野和见识。

去年我在这里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一对母女:妈妈 Melissa 是退休美国记者,女儿 Maya 是她收养的中国弃儿。去年暑假,妈妈带着女儿和另一位也被收养到美国的被遗弃女孩,来到她们的出生地常州,和一个同龄当地女孩度过一个暑假。
我一直很好奇,这段经历会让她们有怎样的感想。收到 Melissa 的邮件,寄来 Maya 写的大学入学申请论文,讲述的正是她在常州的三个星期。

在这篇不长的文章里,Maya 讲述了自己对这片似曾相识的土地的感觉,也讲述了她观察到的和当地同龄女孩之间的区别。她特别提到一点:对“学习”还有“好学生”的理解;反正在中国,她无论如何不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因为她花太少的时间在学业上,原因在于对方无法理解,课外活动本身就是学习的一部分。

Maya 最终被卫斯理学院(Wellesley)录取。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女校,中国人对它的了解始于宋氏姐妹。不过 Melissa 告诉我,Maya 作了个决定:推迟一年入学,用这段时间去做志愿者,帮助城市中的边缘少年。

Melissa 没有阻拦女儿。在她看来,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女儿可以接触真实的世界,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理想的地方。在我看来,Maya 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虽然只有 17 岁,但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在人生中做些什么。这个决定并不是出于冲动,相反经过了清晰的思考。她知道如果现在不做,未来上大学、开始工作,也许就不再会果断地作这样的决定。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马拉拉,一个 17 岁的巴基斯坦少女。其实她所做的事情,从她 11 岁就开始了:写博客,在网络上呼吁给女孩子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结果在 15 岁时,她遭到塔利班枪击,子弹穿过她的脑部。

康复之后,马拉拉并没有因为这次遭遇而沉默,而是继续她的目标:“要让所有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

遭到枪击前,她已经不断受到死亡威胁,但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写作。

看了马拉拉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谈到她对社交网络的看法。她说为了专注学业,所以没有注册任何社交网站,也没有手机,只会通过 Skype 和朋友聊天。她觉得,在社交网络上传自拍照吸引别人注意,显然很没有意义;社交网络应该用来让人们关注更值得关注的事,比如阿富汗、印度等地的女孩权利等。

这样的口吻在很多人看来,一点也不像一个 17 岁少女。只是,17 岁的少年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世界这么大,就好像成年人,同样的年龄,知识个性都会千差万别,少年不也一样吗?

其实,如果一个少年在学业上取得超越同龄人的成果,提前迈入成年人的世界,听到的都是“天才”的惊呼,被夸奖智商超群,出类拔萃。但如果一个少年对世界的认知、对社会事务的判断超出了成年人,为何却经常招致成年人的批评,甚至被认为一定是被其他成年人利用呢?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成年人影响,而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家人。比如 Melissa 本身就是一个致力于女性权利的记者,最认同希拉里所说的“女权就是人权”。因此她对女儿被希拉里就读过的学校录取,自然再开心不过,而母亲所做的一切自然对女儿有所影响,让她更加独立。

如果马拉拉的父母,也像很多其他父母那样,剥夺女儿接受教育的权利,马拉拉就感受不到教育带给人的改变;如果在接到各种威胁后,父母不再支持女儿继续发声,那马拉拉坚持不了那么久;如果在遭到塔利班枪击之后,这个世界没有给予马拉拉如此多的帮助和支持,马拉拉也不会走到今天。

所以,当一个个了不起的年轻人出现的时候,成年人是不是更有责任爱护和支持他们?

来源:闾丘露薇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11235.html
喜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