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广州一中学的语文老师要求他们班的同学写一篇作文,“内容不限,但思想要健康。”一名同学刚好失恋,就以“爱情”为题抒发感受。这名写作文的同学自以为文笔优美,真挚感人,没想到却被老师批为“内容不健康,思想低俗”。“究竟作文怎样才算健康?莫非要赞扬伟人赞扬老师才算健康?”这个困惑引起了该校不少中学生的议论。(4月23日《成都晚报》)
在现代文明社会日趋进步,个性情感表达自由、人类精神生理知识信息广泛传播的今天,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在孩子真情表达个人感情的一篇作文上,不是投之以理解或赞赏的目光,不是及时的情感引导和价值评价;而是简单地、冷冰冰地批上一句“内容不健康,思想低俗”,这的确让孩子们顿感费解。怎么看这样的作文“批红”,都觉得语文老师评价孩子情感表达的态度过余粗放,与老师肩扛引导和教育孩子心灵重任的身份颇不相符。
孩子从小学跨进中学的大门,虽然人生观和心智尚未成熟,但他们的思想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和体味附着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和情感元素,特别是对异性、家庭及整个社会,他们都会渐渐在自己的心灵储仓里酝酿着个体的想法与认知。虽然这个认知体系可能会随着父母、老师等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但终究会带着明显的独立性色彩。这些孩子,面对这种懵懂而复杂的认知信息,往往会苦于无处、无对象可以倾诉。而在作文、日记、博客、聊天中发表见解、手写心事,或许便是他们的次优选择。
将作文作为一方自己的倾诉平台,孩子的这种选择也是基于对语文老师的一种信任,但看到“倾诉作文”的老师,不但不报之以应有的理解与情感共鸣,反而是劈头盖脸一阵道德斥责,并将其晒于孩子们的视线之下。显然,这一批改作文的方式,无疑是给孩子的情感表达当头一棒。我想,孩子把自己失恋的情感实录表达到作文本上,以期得到老师的解惑或引导,然而这唯一一条情感倾诉和解疑的路径被“健康理念”给无情地阻断了,这无异于突然遭遇了泼将而来的一瓢“思想低俗凉水”。
当前的教育,似乎习惯于把孩子框进一个静止而封闭的框里,这个框由很多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思维定势铸造而成,而且愈来愈变得固若金汤。有此框存在,必然限制着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他们几乎照着家长、老师等用统一尺寸铸好的“思想模具”去表达才行,才会得到“优秀作文”的赞语。稍有出格,就会被大人们斥之为“不规矩,不健康”。长此下去,这固化的可是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这的确应引起我们社会的应有反思。
来源:大眼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