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信息藩篱

文章 书生 1753℃ 已收录

@陈迪Winston:

信息藩篱的作用真的很强,不只是有形的部分,也包括由区域用户习惯所造成的对平台产品的偏好和聚集。微博和FB上正针对同一事态展现出相似激烈的情绪却完全南辕北辙的阐释。这种区别的重点不在于先验地谁对谁错,而是你会发现得到传播、讨论、放大的素材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在微博上引发口诛笔伐的片段在FB上其实没人聊甚至看不到,反之FB上的许多爆款也不会上微博;有些在微博上看起来完全莫名其妙的画面和动作,去FB上你其实还是能看得到解释性的上下文的,不一定说得通但起码不至于是彻底没头没脑的神经病。

最糟糕的或许是:在这种落差的两侧,如今事实上几乎不存在任何对话、辩论、乃至对骂——没错,有对骂其实都好过没有,有的话两边的人们至少还能够直接了解到对方的声音、诉求、预设,这多少是一种补充信息差的方法;而且必须是“对骂”,空口对空气骂没有这个作用,后者除了单方面加强自己的既有情绪外是完全的无用功。

无法直接接触到对方,无法在表达之后获得对方的直接反馈,对对方的认知就很容易流于去人格化的理解,只保留了最粗糙的标签,而且往往是充满偏见的标签。这种作用是双向发生的。

如此视之,目前国内不同社群乃至价值观激烈冲突的观念群体,今时今日在微博空间上的共同存在,其实非常可贵有价值。诚然跨圈、跨舒适区、跨同温层的接触经常都是非常糟糕的体验,充斥着情绪化的对抗与最下流的谩骂。但至少、至少,这依然有助于人们辨识到彼此的存在与轮廓。提前了解到他们也并非千人一面,并非全员死走极端面目狰狞,并非除了“蠢”、“坏”、“人品差”以外就再无从客观上支撑他们今日情绪、顾虑、诉求的理由,这是有好处的。毕竟说到底,你总是要和你最看不惯的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时空下的,不是么?

信息隔离在前互联网时代当然是从来存在的,不同民族与国家间由距离所产生的不了解、误解、偏见、刻板印象都造成过多少的悲剧与灾难。但这种隔阂在今时今日的全球互联时代竟然并没有缓解稀释多少,甚至会发生在一河之隔、一海之隔、同文同种的手足同胞间,这还是让人感到无比错愕、失望、和遗憾的。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19166.html
喜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