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不久,女儿的一位朋友来电话说,她的小孩正在中文学校学习,想请我帮忙检查一下她本周做的家庭作业。我欣然应允。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她把女儿带来了。女孩名叫Isabcl,今年才9岁。我看了看她已经完成的作业,觉得她中文还是学得不错的,只是还有几道较难一点的题目没有做完。我于是一边给她讲解,一边指导她动手完成。最后一道题是:下周请Isabcl等四位同学给全班同学讲故事,希望家长帮助她作好准备。
讲个什么故事好呢?我想了想,就让她讲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吧。于是我先把这个故事讲一遍给她听。
当我讲到孔融在妈妈端来的一盘梨中挑了个最小的时,她瞪大眼睛满脸疑惑地注视着我说:“爷爷,您是不是讲错了?那个孔融为什么要挑个最小的梨呢?”
我说:“爷爷没有讲错,因为他年纪小嘛。”
“年纪小就该吃小的吗?我可不会把小的留给弟弟吃哩!”
“这说明孔融从小就懂得谦恭礼让啊。”
“哥哥姐姐就不要爱护弟弟妹妹吗?再说了,妈妈也不对。她为什么不选出个头一样大的梨呢?都是自己的孩子,她偏心谁呀?”
Isabcl的一番话,倒让我一时找不着说词来。我反问她:“那你说怎么办?”
“我要是孔融,就拿大的。要不,我可以和哥哥姐姐们比赛,替妈妈擦地板,或扫园子里的树叶,谁干得又快又好,谁就吃大的!”
想不到小家伙竟然说出这样带挑战性的话来,令我瞠目结舌。都说美国的孩子个性张扬,性格开朗,喜欢独立思考,我算是见识到了。
我拍拍她的肩膀,竖起大拇指对她说:“Isabcl的想法很好,明天,你就照着自己的想法,编一个‘Isabcl挑梨’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好吗?”
“好的,谢谢爷爷啦!”
送走Isabcl后,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的确,从我们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孔融无疑是一个值得称道的道德典范。但是长久以来我们奉为圭臬的东西,在美国孩子的眼里,却似乎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先提倡温良恭俭让的中庸之道,注重谦恭礼让的道德修养;而作为现代文明发达的西方文化,似乎更注重在平等竞争中体现个人的价值,释放自己的创造力。这大概就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之一吧。
当然,我们谁也不能武断地判定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理念谁高谁下,孰优孰劣。但是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有一点我却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我今天教的是一个中国学生,他一定会把我讲的故事一字一句地记下来,然后背得滚瓜烂熟,以求在课堂上讲得流利生动,博得老师和同学的夸奖;而不会像这个9岁的Isabcl一样对我讲的故事提出质疑,并毫无顾忌地摆出自己的观点,非要和我这个当老师的争个高下不可。小女孩这种西方式的直率和勇气,似乎很难在我们中国学生身上找到,不能不让我佩服。
也许,这正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所需要加强的吧。
来源:吴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