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一场战争的各自表述

文章 书生 5246℃ 已收录

历史有的时候是一场接一场的“罗生门”,如果在同一个国家中,改朝换代的历史事件往往是胜利者来书写的,这个可能就不是“罗生门”,但也很可能不是真相。而国与国之间的历史事件就没这么简单,尤其是两个国家最后还都是存在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个历史事件如何描述就成了问题。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历史里,别人船坚炮利的打开了你的大门,这自然是创巨痛深的事情,但中国毕竟没有亡于此,后世的历史就分成了两路方式进行书写。

这种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从一开始就有了端倪:马噶尔尼怀揣英国人希望通商的玺书到我天朝上国的时候,所描述的“康乾盛世”已经到了末期,他所看到的与他的前辈马可波罗看到的伟大帝国很不一样,但他所记叙的东西对天朝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天朝沉浸在“一到庭前屈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你跪下了吧?那就好。

这种“罗生门”一再的上演着,第一个高潮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关于这场战争我们这里原来一般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强调军民用命抵御外辱,一种是控诉外国鬼子的兽行。很少把这战争的两方放在一个历史场景里去描述。这很象我们原来的抗日影片,看完之后你就会糊涂:按照这种描述的方式,这倒霉战争怎么可能打了八年?!

所以,有时候如果不是把历史当作小说或者让自己义愤填膺的材料来读的话,我们就需要知道双方尽可能多的资料,但似乎这种书籍不太好找,尤其是鸦片战争这种早就被所谓“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事件。因为按照原来的思维路数,这是适宜控诉而不适宜通过双方不同的行为,探讨背后之意义的,尤其是我们是挨打的一方的时候,要是明朝的援朝战争倒是不妨这样做,惨胜毕竟也是胜利嘛。

网名“三糊涂”、“端木赠香”的女士,是某大学的历史教授,新出版了一本通俗性质的历史著作叫做《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的书,就是很少见到的把战争之两造的思想与行为都进行描述的书。而且不但是战争本身的描述,还有在战前与战后,两个国家对于这场战争的不同态度与当时国内状况的对比,甚至还有当时两国思想界对于这场战争的思考。

很多史料可能散见于各种历史书籍中,但这么完整的、直接对比着呈现在读者面前,就我记忆所及是第一次。我们知道,对于史料的搜集固然是历史学家的责任,如何运用史料而形成自己对于历史的解释,更是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责任。当这些史料重新被整理到一起的时候,就相当于重新建构了一个与我们记忆中有所不同的历史场景,颠覆了我们本来的主观视角,赋予了历史新的意义。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大帝国是如何颟顸的走向一场他从来没有梦想过遇到的战争,而它的对手是如何的强悍与处心积虑。两者的差别远不是以有备击无备这么简单,而是两者对于世界的认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的。这才是这场战争最可怕的一点。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但往往对于鸦片战争这种真正可以为鉴的历史,我们没有“为鉴”的心态,倒是只有控诉的欲望。控诉这件事未必是不能做的,但控诉完了以后如何?仅仅总结出一句“落后就要挨打”就可以了?不明白落后的原因而只知道控诉,就象小媳妇受了委屈只知道抽噎一样。但小媳妇可能因为时间的流逝变成婆婆,只知道控诉的国家不会变成婆婆的。

这本书好就好在追寻了挨打的原因,也就是落后的原因,而且是从这种鲜明对比的方式排列了出来。老实说,读这书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感觉很痛,哀其不幸而怒其不争。但我也知道,唯有其痛,才能真正明白历史是如何为鉴的。

有时候我在想,在这个资讯已经异常丰富的世界上,我们是否已经明白了那场战争所带给我们的教训呢?我们是否还在那场战争的心态中而没有走出来?我们是否依然没有一个合适的高度来观察这个世界?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

来源:五岳散人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4168.html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