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换位思考的错觉

文章 书生 3315℃ 已收录

提起“换位思考”,拿着手机,平板的你嘴角会划过一丝不屑,一个老生常谈的概念已经成为我们面对人际关系的正常程序。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别人,同时也抱着别人也能采取同样的方式来理解自己的期待,这种优良的品质在矛盾冲突中反复地被提到,比如,很多人都知道菲茨杰拉德(Fitzgerald)在《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请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有一个老段子是这样说的,“我喜欢香蕉,可是你给了我一车苹果,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然后你告诉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钱给我买了一车苹果,可是我却没有一点点感动,我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我的人品确定是有问题的!可我只是喜欢香蕉而已啊”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香蕉”和“苹果”并不是真的在指香蕉和苹果,而是一个需求不重合的案例。一千个读者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人们因为哈姆雷特的解读不同而产生了争论,大概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感受,每个人的面对的困难,经历的成长都不一样,我们要换位思考来尽可能的理解对方。看起来这是水果的战争,其实这是换位思考能不能奏效的一个关键。

心灵哲学里面有一个著名的问题,即如何认识他人的心灵。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对象的行为,看不到对方的心灵,那么如何从我们观察得到的东西推理出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呢?

哲学家罗素(Russell)对此的回答是类比(analogism),我们经历了某种感受,这种感受通过外部行为得到了表达。那么我们在观察到别人有类似的行为表达时,我们就会猜测他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感受,比如,我感到疼痛的时候会叫,那么当我们看到别人在叫的时候,可能就是感受到了疼痛(注意区分充分和必要)。罗素的意思是,面临相同的观察,我们一般会用自己的想法来揣度别人的想法从而认识对方的心灵。

曾经看过一个笑话,一群乞丐聊起了皇帝的生活状况,有一个乞丐就说,皇帝一定每天都吃十个馒头;另一个乞丐说,皇帝一定每天穿十件衣服。在乞丐的眼中,他们显然经过换位思考了,但是还是会把自己的需求当成别人的需求,以为皇帝最需要的是馒头和衣服,这就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错觉。

换位思考是对的,但是结果却不一定令人满意,我们要牢记我们的目的是理解,而不是用自己的结论来替换对方的感受。因为你就是你,是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成长历史和思维方式的你,面临相同的情境根本得不出完全一致的结论和感受。进一步说,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处在对方的情境了吗?没有,你只是想象自己站到了,刀子没有捅进你的肚子,压力没有压到你的头上,我们评价汪精卫和李鸿章是汉奸,那么如果你坐上了相同的位置,拥有相同的权力,能否比他们做得更好呢?

自从Tim Cook公开宣布自己的性取向(事实上,他以前就说过),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出了包容和善意,面对相对弱势的群体,人们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来达成理解,似乎都能体会到gay,lesbian,和残疾人的艰难,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每次在网上看到他们的真实经历,还是不免心头一颤,因为换位思考所带来的还是我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他们的更残酷也更心酸。

送苹果给喜欢吃香蕉的人不免是用自己的喜好来揣度别人的喜好,一个喜欢吃甜食的人总是误估喜爱甜食人的数量。但编这个段子的人确实铁石心肠而且她也不怎么懂得换位思考,而这是作为一个智商正常的人该有的判断。

我哥和我嫂子谈恋爱的时候,曾经我们在一起吃火锅,我嫂子把她最喜欢吃的海带一直夹给我哥,但我知道我哥不怎么喜欢吃海带。我后来跟哥说,我觉得她不错。因为她会把她最喜欢吃的东西给你,虽然不会聪明地去把握你的需求,但是足够真诚和善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小孩子把她最喜欢的糖果给你,家境贫寒的学生会借钱给你,一个人的真心就在于他最看重的东西上面。

最后,我很想认识编这个段子用来挖苦真心的人,然后送一车榴莲给她。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2618.html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