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夏扇 :刚到美国时,不理解周围的人怎么那么好,尤其是邻居们,好得让人困惑。我看脱北者的自述,往往也有类似的感触。
“是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很有钱?”,最初,我们是带着这样的中式思维来的。
当然不是这原因。
当我发现,每逢周日,教堂都很热闹,我就在想:肯定是因为,他们是虔诚的基督徒,所以才这么好。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解释了。
所以,既然来了美国,我们也要去教堂。
又到周日,当我们带着孩子,在去华人教会的路上,遇到邻居夫妇拄着登山杖回来。看到我们,老先生就举手挥舞,牵着老太太,横穿马路的双黄线,过来和我们聊天,逗小孩玩。
等他们走了,我们又纳闷了,原来他们不去教堂的啊,可能也不是基督徒,但为什么那么好呢?
我又猜,可能是大学退休教授吧,所以素质高。但我又想,不只他们夫妇,还有很多其他的人,他们的善良和质朴,也超出我们的经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没来美国前,听说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国家,以我在中国教堂被热情搭讪的经验,就猜测,以后到美国了,肯定经常有人到家里来传教吧,肯定会拉我们去教堂吧……我做好了心理准备。
然而,并没有人来打扰。
有一次,邻居老太太到我们家闲聊,我聊到宗教的话题,因为小孩一天天长大,我在考虑是否带他们去教堂,希望他们有 something to believe,否则,他们的道德是没有根基的。
老太太说,我们这小城市,有几十座教堂,有基督新教,有天主教,有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摩门教),有伊斯兰教,有犹太教,当然了,也有菩萨教(Buddhism),也就是佛教。她看我们从中国来,猜测是信仰佛教的,就告诉我们最近的佛寺在哪里。
于是,我们就去了。
佛殿的外观,是有模有样的。但进到里面,就全是塑料花,假中式古董。佛像有点走样,像漫展作品。信徒只有干瘦的老妇,双手合十,闭着眼睛磕头,嘴里念念有词。可能是午休时段吧,讲堂没有开灯,昏昏沉沉的,有几个板寸头发的信众,穿着深色布褂子,端着碗站着喝粥,用投影仪放台湾腔的法师传道,讲管仲和周天子,又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就离开了。
那天,也去了一座教堂,讲师有演讲才能,有激情,有力量感,讲的是“社交媒体时代,如何保有信仰,并获得美好人生”,我大概能听懂。席中的信众,穿着整洁清爽。我感觉,西方教育里,从小就培养演讲技能,所以哪怕是传道,也讲得既平实又精彩,想打瞌睡不容易。
在大陆时,我接触较多的是佛教,也颇有好感。但在美国,如果带着小孩,我会去教堂。
后来回上海,想买一本圣经,但网上都买不到。找了挺久的,后来到市中心的沐恩堂,才买到了。
现在,女儿睡觉前,都要听圣经故事。如果是我讲,我就往床边一坐,随便翻一页,照原文读几段,女儿就睡着了,因为读的人不懂,听的也不懂,催眠效果很好。
后来,就不要我讲了,要妈妈讲。妈妈会挑那些好懂的故事,用小孩子的语言,讲给女儿听。但催眠效果不好,经常讲了半小时,眼睛还睁得大大的,精神得很。
每周六,女儿都有一节绘画课,每节课画一幅作品,画自己想画的。起先,她画的是小狗,连续四五个星期,画的都是小狗。后来,又画了一次海豚。再之后的一次,绘画课结束,我去接她回家,老师把她的画裱起来,挂到了墙上。
“hanging on the wall,hanging on the wall……”,她很自豪。
她画了雪白翅膀的天使,大概是天使加百列,飞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朝下面的屋顶和烟囱,播撒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