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虹斌 :“乡土中国”当中的那个熟人社会,才是大多数人心安的所在。
在那些人眼里看来,虽然好的物质文明,要在现代城市里获得,也要在现代城市里享受;但是,作为很多人精神奶娘的“乡土社会”的特权和秩序,却万万不可丢弃,一年一度回去享用一下,节奏感最好。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将时代划分为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后喻文化时代。前喻文化,是指“老年文化”,一种传统支配现在的社会,年长者有经验,年轻人的生活是听从年长者筹划安排的,生活方式就是保存和复制传统;后喻文化,是一种将来支配现在的社会,年轻人掌握更多新技术和知识,年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否则就会被淘汰。而我们,处于一个并喻时代:
在大城市里,尤其是一线大城市里,是一个未来主导的社会,越年轻、越有学习能力,越占主导地位,比如IT企业或游戏行业里,主管或总监比基层员工年轻十来岁一点也不出奇,老板甚至可能是个刚过二十岁的网红。
但在三线城市、县城、乡村里,还是一个前喻时代,年长者可以用他落后于时代三五十年的经验来教训你,说你为什么不结婚,哪怕你的收入是他的二十倍,你也不能还嘴。因为他的年轮,就是可以教训你的资格证。
想象一下,这样的乡村或县城中年人,他们在哪里都是食物链底层;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这么多涌现出来的小辈,排着队被他教训和指导,哪怕他心里明白没人在乎他,但也能从这种表面的等级序差里找到失落的尊严啊。
这也是不同社会阶层对春节的悲喜莫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