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押沙龙
一
今天刷微博的时候,偶然想起了九十年代。
大家对九十年代的回忆,大多还是比较美好温情的,但在我的记忆中,完全不是这样。
九十年代在我印象中是非常残酷的。
八十年代整个社会比较穷,但是气氛是朝气蓬勃的。人也偏傻。有的时候确实“蠢得冒青烟”。这话是魔鬼教官黄章晋说的。他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说,当时有个特别火的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上映以后大家纷纷谣传说中日要有个擂台赛,双方参赛者都签了生死状。中国选手已经被打死打伤好些了。大家还传说中央派了特派员,拿着首长亲笔信到香港,恳请《再向虎山行》里扮演老太监的演员出山。因为这个老太监李青山在电视里太厉害了,大家觉得只有这个演员出手才能打败日本选手。现在回头看,这简直是蠢的不可思议啊。但是八十年代的傻,是一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傻,是一种孩子式的傻气,并不陈朽。整体来说,八十年代人们心态是积极的,相信未来会变好。
但是九十年代给了大家兜头一棍。
二
九十年代最初三两年气氛比较沉闷,报刊上还在争论姓社姓资的问题,后来南巡讲话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方向,争论才算结束。紧接着,大灾难就降临了,企业大规模倒闭,工人大量下岗。
南方的情况相对比较好,但是在北方,那个场景极其骇人。大家普遍感觉日子简直是没法过了。很多家庭夫妻集体下岗,最多给几万块钱买断工龄,然后就没有了生计。那个时候经济又不像现在这么繁荣活跃,很多人完全找不到事情做。上亿人的日子一下子被颠覆了。那个年代有无数的惨剧。当时有个纪录片《铁西区》,感兴趣的话的可以搜来感受感受。
民间也流传着很多故事。比如我就听说过一个很流行的故事:两口子下岗了,吃饭的钱都成问题,过年的时候孩子要吃饺子。两口子就借钱买了点肉,和上耗子药,全家吃掉饺子,一家灭门。这个故事有好多个版本,地点也各不相同,我觉得是编出来的。但是那个气氛是真实的。确实有无数家庭走投无路,没法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那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工厂里,也没有学过其他技能,也从没有设想过工厂会倒闭,然后一夜之间就被赶出工厂,真的是无计可施。
经济也是一片萧条。我清楚记得我们那个城市里,经济萧条成什么样子。一个喏大的鞋城,空空荡荡没有几个顾客,售货员的数量是顾客的好几倍。一个人走进去,十几个售货员站起来盯着你。人们的社会地位也急剧跌落。我见过翻烧饼的前厂长,我见过在浴室里给人搓澡的前主任。还有人就是靠每天打麻将,靠技术赢一点小钱来给家里买饭买菜。还有的媳妇出去卖淫,老公在家里带孩子。东北籍小姐多,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有人说当小姐是好吃懒做,但至少在当时那个年代,真的不是好吃懒做,真的是走投无路的居多。
三
那种心理创伤是属于整整一代人的。他们付出的代价在今天真的是难以想象。
前些天我看讲叶利钦时代的书,看着看着就想起了九十年代。我们那个时候经历的,就是我们的休克疗法啊。
那个时候我记得很多人都在议论这个社会会不会崩溃,会不会解体。当然他们低估了人们的承受力,和社会的自愈能力,但是身处那个时代,那种议论是很真实的。
这种状态大约在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峰,然后慢慢减缓,到了世纪之交,最糟糕的时候终于熬过来了,走投无路的现象慢慢变少。接着中国经济进入了快行车道。迎来十几年几乎无间断的高速发展,即便是落后地区,也分享到了繁荣。我们今天的繁荣景象,在90年代的时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九十年代的社会气氛,几乎可以说是整体的堕落。生存压力下,人们露出了很现实也很狰狞的一面。中国的有钱人第一次露出骄横的尖牙利齿,理想主义崩溃了,取而代之的是拜金的犬儒主义。就像《废都》那本书,只有在那个年代才会如此大火。那本书的走红,不是黄色不黄色的问题,而是充满了颓废和糜烂气息,迎合了那个时代的厌憎和绝望。和那个年代一比,我们现在的社会可以说是非常的温和、人道,充满了彼此关怀。
四
回过头来看,我觉得很难评价那段日子。该不该那样做?九十年代的改制,也许可能是唯一的出路。没有那一段残酷进程,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发展。那场经济和社会的灾难,中国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后果,不是当时那一代人的问题,也不是当时领导者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拖十年再解决,可能后果会更加惨痛,更加不可收拾。
但是这个改制的过程有太多的混乱、太多的仓促,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本来这个过程可以更公正一些,少一些痛苦。但是没有做到。当然,我这个评价也许太苛刻了。它能从中走出来,就说明了总体上它还是成功的。九十年代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繁荣,就是依靠着九十年代时跟过去的切割。我很难评价当时的决策者。他们最后成功了,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如此痛苦,甚至有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但是,他们最后确实成功了。
我不知道该批评,还是该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