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境外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重建

文章 书生 3998℃ 已收录

灾难报道是国内新闻界高度敏感的话题,直到近几年来,灾难报道才稍微摆脱“讴歌式”的陈旧模式,在叙事角度、叙事主体、文本风格等方面有松动的迹 象。讴歌式的灾难报道模式根源于政治高层给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喉舌”“工具”的定性,认为发生灾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负面信息,而通过广泛传播的大众传 媒加以歌颂和正面化描述,灾难的负面效应会被冲淡,甚至可以扭转成为正面宣传。在信息高度封闭、传播渠道高度单一的年代,灾难报道基本遵循类似的路线,公 众因接触不到其他类型的灾难信息,因此也高度信任此类报道的内容。

灾难报道首先关注灾区遭难群众的状况和需要,这在近几年的重大自然灾害中逐渐取得国内新闻界的共识。而另一方面,数十年来形成的导向为先的灾难新闻 报道理念仍占据较大的生存空间。这两种新闻理念在各种灾难事故的报道中交织、冲突。从“非典”到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每一次灾难报道都成为众 人瞩目的焦点,某些观念的悄然变化也在其中显露出来。

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事实的框架模式来进行新闻报道,在新闻文本中隐藏着新闻框架,这种框架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诠释。相比 之下,国内新闻界在国际灾难报道上与国内灾难报道有理念相通之处,也存在显著的框架差异。笔者认为,作为展示国家媒体软实力和国家政治倾向双重角色的国际 灾难报道,应该与国内灾难报道打通起来,形成相对统一的叙事角度、叙事主体和文本风格,建立起适应互联网时代媒体传播规律的国际新闻报道新框架。

一、新闻价值的重新评估

新闻价值是框架的基础。从国内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角度,灾难事件是政治负面事件,这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价值判断基础。因为依据中国“天人感应”学说,自 然灾难是施政不当的自然界警示,特别映射着政治领导者的缺失。但境外灾难事件的事实发生在境外,一般与国内利益相关性低,不会影响国内社会秩序。因此,与 国内灾难事件报道相比,国内媒体在选择和处理境外灾难新闻时,也就可能形成不一样的新闻报道模式和报道特点。

可惜,这个想当然的境外灾难新闻价值评估思维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境外政权的负面事件,正可以映衬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幸福,其新闻价值的落脚点是“反面教材”。这就造成境外灾难新闻报道的模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个模式首先反映在新闻篇幅上。在政治意义极大的《新闻联播》中,观众总结出它的三段式结构:领导很忙、中国人很幸福、外国很乱。也就是说,报道国 外政局不稳、灾难频发的新闻在《新闻联播》中占据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显然这是作为前两部分正面新闻价值的“反面抬升”。而全天其他时间段的新闻节目,也 有为数不少的境外灾难报道,即使这些新闻几乎与国内民众没有多少利益关系,完全可以放在专门的国际新闻节目中报道。

如果抛弃“反面教材”的价值落脚点,境外灾难新闻的新闻价值应如何重新评估?笔者认为,国内灾难事件的报道为这个问题做出了越来越清晰的回答,那就 是回归到社会环境的监测者和瞭望者这一本原视角上,满足受众对灾难新闻的真实预期。具体地说,境外灾难新闻的新闻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获知价值和激励 价值。

获知价值,是告知受众灾难的类型、危害、表现、发生条件等,以及受众需要做的预防、预警、自救、求救等必备知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和全球其他地方会有相当多的类似,境外发生的灾难是我国观众宝贵的灾难知识来源。

激励价值,是借灾民自救和外界救援的行为,激励公众在受灾时抗争的信心和全社会携手对抗灾难的团结斗志。近年来,对这类新闻价值的挖掘已经脱离了过去着重表达显要政治人物和官方力量的窠臼,转移到灾民自救和民间救援行为上。

二、新闻敏感点的转移

新闻敏感点是框架的骨肉。选定了灾难报道的价值立足点,就要依靠敏感点来支撑价值观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境外灾难报道而言,境内媒体可以投入的报道力 量是极其有限的,加上语言、文化、媒体管控等政策,素材收集比其他国际新闻报道要难得多,这时候,新闻就要靠精心挑选的细节来展示媒体立场。

在这方面,国内新闻同行们曾一再犯错。汶川地震中,不少记者为了获取第一手的灾难新闻素材,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出现妨碍救援的行为,和延缓受灾群 众获得救治的行为。这些行为在灾难报道中显得极不恰当,会令人质疑新闻机构只考虑报道的轰动性,而罔顾灾难加诸他人身上的悲痛和危险,媒体机构会因此丧失 道德立足点,沦为冷漠和作秀的代名词。

在境外灾难报道中,我们同样要注意灾难场面的展示不宜过度,不能因新闻采访而阻碍救援行动。而比起这类操之过急的行为更需要避免的,是力图自行挖掘 或加工不存在、不显眼的敏感点。在日本大地震中,央视记者在福岛采访,见到当地加油站停止供油,问加油站工作人员:“是否为了把油囤积起来,卖个好价 钱?”结果采访对象回答:“积存一些油,目的是为了留给救援车、救护车使用。”央视主持人鲁健连线前方记者时提问说:“听说日本灾区发生哄抢事件是吗?” 记者回答:“目前物资比较紧张,领东西需要排长队,灾民都去排队了。”鲁健再问:“据说目前还没有看到陆上自卫队出现是吗?”记者回答:“基本所有地方都 有自卫队和警察维护秩序跟抢救。”央视新闻报道的日本地震直播节目,主持人曾不厌其烦地持续关注着“日本人民的心理是否极度恐慌了”“东京的普通民众是否 已经开始溃逃了”但是那位教授和央视的记者都否定了这个猜测。

加油站、哄抢、军队施救、恐慌溃逃这几个新闻点,是央视在报道日本大地震时竭力想加以渲染的,从上面的提问来看,显然是想表达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本国 内的负面局面;可惜弄巧成拙,遗人话柄。由于汶川地震中类似事件的存在,央视新闻报道中有这类疑问也不足为奇,也是国内观众所关注的,但如果敏感点仅放在 “事实”上,例如提问方式改为“囤积油是为了什么”“有没有发生哄抢物资”“自卫队施救及时吗”“东京民众的情绪目前如何”等,就不会先入为主地自行挖掘 和加工敏感点了。

三、新闻事实的全面解读

新闻事实是框架的外包装。但凡某种新闻框架,其出发点必然不是为了报道事实而报道事实,而是利用对新闻事实的解读权,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诠 释。所以,一般认识里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在新闻框架里的作用反而是可以随意塑造、涂抹、折叠的外包装。有了新闻价值做基础,有了新闻敏感点填充框架,加上 新闻事实的导向性解读,境外灾难报道的框架也就完整地建立起来了,并且多年未有改变。

以央视的美国寒潮报道为例,几乎每年的冬季,美国寒潮就会成为《新闻联播》的常客。画面里大雪纷飞,航班延误,交通受阻,街道上积雪深厚。新闻解说词又伴以“20年一遇”“近年来最低”“袭击”等措辞,给人灾难降临美国的错觉。

虽然美国遭受寒潮袭击是事实,新闻中提到的极低的温度确实存在。但由于对这个新闻事实的解读存在过度的倾向,或者说有选择地突出新闻事实中的某个点 而忽略其他事实面的存在,这一系列的灾难报道同样陷入“反面提升”的陈旧新闻框架里。以芝加哥、阿波利斯两个城市为例,我国同纬度的沈阳、哈尔滨温度甚至 更低,说明低温是同纬度上全球普遍性的自然现象,而不是美国独有的灾难。

新闻解读方式是新闻价值和新闻敏感点的具体操作环节,是境外灾难新闻报道框架中的最后一环。标新立异的独特新闻视角是记者脱颖而出的利器,但应避免 断章取义,在新闻事实占有不完全的时候就急于下结论,或者有意忽略不利于观点成立的新闻事实。这一点,在日本“3·11“大地震后国内出现的抢盐风波中处 理得就较为出色。面对哄抢食盐的行为,新闻媒体没有把解读重点放在核污染程度、商家散布谣言、群众轻易妄信上,而是直击要害,告诉民众:一是无需抢购,碘 盐市场供应充足;二是吃碘盐就能防辐射没有科学根据。民众情绪迅速平静下来,抢购不再出现。如果换种解读方式,很有可能变成谴责外来势力对国人健康的侵 害,这显然背离了新闻的主要事实面。

(作者系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副总监)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339.html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