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曾昭燏

文章 书生 5624℃ 已收录

@欧洲文艺评论 :倒时差睡不着,躺在床上读《南渡北归》,里面讲到曾国藩家族的后人里,曾出过一个大考古学家曾昭燏,她是对中国文物考古事业有过重大贡献的女考古学家,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

曾昭燏从小受私塾教育,小学功底深厚,本科毕业于金陵大学,研究生负笈英伦,去了当时英国艺术史和考古学研究的重镇——考陶尔德艺术研究院就读,专业为考古学,她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读考古学的女性。巧的是,与她在同一学院同一导师门下就读的,还有另外两位中国人:夏鼐和吴金鼎。换言之,当时的考陶尔德艺术研究院孕育了后来中国考古学的一代奠基人。夏鼐名气很大,不过曾昭燏在新中国考古界声望也很高,据说有“南曾北夏”之说。

民国文人学者在青年时期,不像现在的文艺青年只满足于文字游戏带来的精神享受,那时的青年们是真有担当。曾昭燏在伦敦留学期间,抗日战争爆发,她每天因过多牵挂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悲愤和抑郁。她读了两年硕士,写出《中国古代铜器铭文与花纹》一文,获得硕士学位,却拒绝去参加毕业典礼,因为祖国人民正在抗战,她不愿意“参加这种为个人荣誉的典礼”,在家国命运面前,她对个人荣誉看的很淡,她说“二年功夫只此一纸而已。”此等气魄,是夜读来令人汗颜。后来,她为了新大陆的考古事业,不仅在1949年拒绝去台湾,还终生未嫁。但,就是这样一个为中国考古事业鞠躬尽瘁的人,终未能顶住长期的抑郁和压力,于1964年在南京灵谷寺跳楼自尽了。

她的表哥陈寅恪后来听闻其死讯,悲伤之中,作诗悼之曰:
论交三世旧通家,初见长安岁月赊。
何待济尼知道韫,未闻徐女配秦嘉。
高才短命人谁惜,白璧青蝇事可嗟。
灵谷烦冤应夜哭,天阴雨湿隔天涯。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18046.html
喜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