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壹纳,喜欢本站请(Ctrl+D)添加到书签收藏夹,方便下次浏览!

恐惧是生活的底色

文章 书生 3111℃ 已收录

还记得我提到过的那个对人无限信任的玛吉吗?因为杏仁核(amygdaloid)钙化,她不仅丧失了表达和感受恐惧的机能,也失去了辨识恐惧情绪的能力,以至于画不出一个表情惊恐的人脸。由于这样的病变,她没有畏惧,没有警觉,活在一个盲目乐观的主观世界。

可见,对于恐惧这一基本情绪而言,杏仁核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如最早发现杏仁核功能的神经科学家约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所言,在产生恐惧情绪的神经回路中,最关键的结构就是深藏在大脑之中的那一对小小的杏仁核。没有它们的参与,恐惧根本不会产生。

然而杏仁核再怎么重要,也只是神经回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一种基本的能力,恐惧不单人类有,很多动物也具备。科学家推测,早在5亿年前,恐惧就随着第一批脊椎动物出现而出现。而那一批脊椎动物的后裔,不管是爬行类、两栖类,还是鸟类或哺乳类,都继承了这一能力。在这点上,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并不特殊。特殊之处仅在于复杂程度――我们的调节情绪的神经回路比其他哺乳类动物可能更复杂一些。

恐惧是生活的底色

比如勒杜就发现,与我们的杏仁核相连的神经回路实际上存在两条。外部环境传来的刺激,可以从感觉丘脑直达杏仁核,也可以从感觉丘脑传导到大脑皮层,再从那里转至杏仁核。前一条通道信号传递快,但容易出错。后一条通道信号传递慢,却相对准确。理想状态当然是两条通路相互协作,前者让我们对潜在的危险迅速做出反应,后者使我们对这一形势进行认真的判断,一旦觉得危险信号并不真实,则切断前一通道所引发的恐惧反应。然而有些时候,这两条神经回路却会产生冲突。譬如恐惧症患者,他们无端端的恐惧,往往是由于不正常的第二通道阻断不了第一通道的反应。

这并不说明健康的人就不会陷入过度的恐惧。在《脑中有情》一书里勒杜提醒,不经大脑皮层中继的第一通道,总是比第二通道更有力量。他说:“从人类进化的历史来看,大脑布线的特点在于,从情感系统到认知系统的连接,远比认知系统到情感系统的连接更强大。”这就意味着即便关于恐惧的这两条神经回路都运转正常,也不能保证我们的反应得当,不会失控。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从基本结构上已经决定,感觉先于思考,情感先于理性。它们如同指南针,给出了我们行动的方向。难怪当年休谟会说“理性是也只应是激情的奴隶”,柯林斯(Randall Collins)指“情感是理性的公分母”, 史蒂芬・平克则称,“情绪是给大脑确立最高级别目标的机制”,他们皆是洞悉人心之人。

恐惧是生活的底色

关于恐惧,科学家做过不少实验,结果他们发现,实验室里从未见过蛇的猕猴,能够通过影视中的同类,学会对蛇保持警惕。可是,当画面中的猴子对一朵花或一只兔子显出害怕的样子,实验室里的同类们却毫不在意。心理学史上那著名的视崖(visual cliff)实验,也能佐证这一现象。有人还调查过芝加哥的学生最害怕什么?结果他们的回答是狮子、老虎和蛇,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未真正见过那些动物。可见在我们的大脑之中存储着相当明确的“恐惧清单”,与之密切相关的恐惧,很容易被我们习得和记忆。譬如黑暗、高空、深水、悬崖、毒蛇、蜘蛛等等。平素里,第二通道很容易与第一通道保持协调。可是一旦危险信号与恐惧清单或恐惧记忆吻合,第一通道就会呈现压倒性的优势。

恐惧的“清单”并非千古不易。研究表明,除了清单上那些事物,人们很容易从那些不可预知或不受控制的事情上习得恐惧。不信?想想最近发生的问题疫苗一案就明白了。事实上这十年来,我们从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毒胶囊等事件中获得的记忆已经改写了恐惧清单,再加一项疫苗不算难事。

恐惧是生活的底色

种种社会事件提醒我们,由恐惧引发的,不是一种或几种单纯的生理反应。一只羚羊遇见豹子会惊慌地逃开,但是一个人遭遇灾祸,其反应却受制于复杂的情境。他可能会逃走,也可能反抗,但更可能像是在坐以待毙。因为外在的条件约束着我们,促使恐惧的第二通道对第一通道进行压制。这时候,身体就会启动所谓的“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降低心率、保持警觉,绷紧肌肉,却不轻举妄动。而当这个系统处于长期激活的状态,恐惧就成了焦虑。

社会心理学家验证过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一个焦虑的人或者人群,更愿意牺牲自由来换取安全,故而我将恐惧和焦虑视为社会与个人生活的底色。惟有理解这一底色,才能理解中国。

壹纳网综合编辑丨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yinaw.com/3696.html
喜欢 (0)